栏目导航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>新闻播报>>新闻中心>>文章内容
国庆长假后快速帮宝宝收心“回归”幼儿园
发布时间:2016-10-08   点击:   来源:本站原创   录入者:谢红玉

 

 
 
长假问题
长假过完了,家长该收拾心情开始上班了,宝宝们该去幼儿园了。课问题来了,宝宝好像还没从长假的氛围中缓过来,不愿意起床,更不愿意上幼儿园。
专家解答
长假后孩子再次入园,往往会出现哭闹、难送或身体不适,不上幼儿园等现象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假期孩子的生活规律被打乱,家长娇纵和放纵,这些都给孩子入园带来必要的麻烦。既然孩子已经不愿意上幼儿园了,则该想想怎样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。
首先、恢复饮食习惯。许多家长觉得平时没有时间给孩子弄好吃的,正好利用假期好好补偿一下。于是想方设法给孩子买好吃的、做好吃的。只要孩子想吃,不管什么花时间,全部满足;还有部分家长生怕孩子吃少了,所以一到吃饭时就端着碗追着喂;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,不管是否合理,一概满足。因此,假期过后,部分孩子就会出现不会自己吃饭,正餐时间吃不下饭或者身体不适,严重的则不能按时入园,甚至要送医院。为了孩子能顺利地回到幼儿园,家长要尽快恢复过节前的饮食习惯。
其次,恢复作息时间。一到假期,好多孩子的生活习惯就改变了,对于玩玩具、吃零食、睡觉等,都想怎样就怎样,这就打乱了孩子在幼儿园中建立起来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。最突出的就是午睡,部分孩子干脆就不午睡了,这样不仅破坏了孩子正常的作息规律,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。规律的生活,能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幼儿园。所以要培养孩子有规律的起居习惯,如早睡早起,按时午睡,睡前不给孩子看过多的电视节目、提供新玩具或其他新鲜的东西等,睡前可以给孩子讲一个小故事或者播放舒缓的音乐,轻拍孩子哼一些他熟悉的歌谣,这些都能帮助孩子比较自然地进入睡眠。
再次,培养孩子独立能力。有些家长对孩子比较溺爱,无论是春节还是周末,都帮孩子做这做那,所以在幼儿园需要自己动手做的时候就不会了,这样不仅影响孩子的情绪,还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。所以建议家长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、穿衣服,独立大小便等。不要嫌弃孩子太慢或做的不好而又开始帮他,要慢慢养成其独立的习惯。
最后,给孩子做心理暗示。长假这一段时间,孩子们远离了幼儿园,整天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中,随心所欲的生活。因此假期过后,一听说要上幼儿园,孩子就会对幼儿园、老师产生恐惧。因此家长应在家里经常跟孩子一起谈论幼儿园的事情,表现出对幼儿园生活的极大兴趣,还可以告诉孩子,老师打电话来,说这几天他表现得非常好,很喜欢他之类的话。这样的暗示可以激发孩子入园的动力,不至于“谈园色变”。
我们的老师也会努力做到:
1、真诚的理解——倾听孩子的哭诉,表示老师非常了解宝宝想回家的想法,让宝宝相信老师会帮助他,从而建立对老师的依赖感。
2、积极的暗示——用小鸡小鸭们上幼儿园互相快乐问好的故事,暗示宝宝别人上幼儿园的时候是高高兴兴的,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模仿这样的行为模式。
3、哭闹的安抚——对于那些哭闹不止的宝宝,老师不妨把他抱在怀里让他哭一阵,这样用不了多久就会平静下来。
4、亲切的态度——老师主动与幼儿打招呼,经常抱抱、亲亲他们,消除孩子的紧张心理。
5、紧凑的活动——给宝宝安排紧凑的活动,减少孩子想妈妈的时间,从而有更多时间玩游戏,享受到与同伴玩耍的乐趣,渐渐地喜欢与幼儿园小朋友游戏,更想上幼儿园。
6、情况反馈——在下午离园时,老师用简短的话语向家长介绍幼儿一天在园的情况,需要家长配合的及时沟通。
长假归来,孩子重新上幼儿园,由于假期间,孩子们的生活较少受约束,节后要上幼儿园,一想到幼儿园的约束,自然会变的不习惯,不想上幼儿园。只要家长积极配合,老师有一颗爱心和耐心,帮助他们消除化解消极情绪,就能让他们尽快喜欢幼儿园。
 
附件:
    【关闭窗口】
    【打印文档】
    账号登录
   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?